论坛发言
 
 
■ 4月14日
 
玉环东沙•美丽渔村国际公共艺术论坛
(上午)

嘉宾发言

 


陈海鸣 (坎门街道党委书记)

       感谢与会专家、嘉宾来玉环东沙指点江山。坎门背靠海洋渔区乡土文化,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及外来文化的交汇。坎门及东沙的美丽渔村建设,应基于保护优先、彰显特色、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公共艺术的“地方塑造”为载体,通过社区改造、空间转换、艺术交流等方式,来诠释社区生活、乡风民俗和渔区文化,促进坎门及玉环滨海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融并茂。
       我就坎门东沙的美丽渔村建设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打造展示渔区文化的窗口。渔区多彩的风土人情孕育了绚丽的特色文化,坎门拥有丰富的民俗、饮食、非遗等渔区文化,包括家喻户晓的坎门花龙、鳌龙鱼灯舞、渔工号子等,这些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深深植根于坎门渔区,也是本地文化的精粹。希望在公共艺术塑造中有机融合渔区文化的元素。兼具运用现代造型与民间美术手法,点线结合东沙及坎门沿海景观带,将坎门及玉环塑造成为东海渔区的亮丽窗口。
       二、打造保护海洋文化的典范。坎门以海为邻,千百年来经受海洋文化的浸润和洗礼。其海洋文化丰富而具有多样性,涵盖了移民文化、妈祖文化及“三色文化”等,兼具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秉性,与坎门渔区的生产、生活、乡风、民俗密切相关,有极强凝聚力与向心力。顺应海洋文化主体的审美情趣,以“保护塔台,文化唱戏”,在坎门渔区形成一种稳固的文化态势,从而为为海洋文化的长足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借助国际公共艺术基地、上大美院创作基地和国际公共艺术家驻地计划的东风,立足地方塑造,以论坛对话、艺术采风、节庆活动等为依托,深化跨文化的撞击与合作,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辐射与叠加效应。
       四、打造研究区域文化的基地。文化保护,特别是非遗文化保护需要渐进式的挖掘保护。如针对本地的建筑风格与历史遗迹以科学的修复调整来替代简单的破坏性拆建,以保留岁月的记忆,展现出区域文化的本真性与活态性。这就需要借助学术机构的专业指导,凝聚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力量,得益于实施团队的建造技艺。以地域文化为先导,以互动实践为通道,将海洋渔区提炼得更加醇厚。艺术无国界,文化和而不同,真诚寄望今天人文与历史脉络之间获得最佳平衡点,为坎门的美丽渔村建设和文化生态重塑指引导航。


Lewis  Biggs(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委会主席)


       沙渔村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征,阳光、沙滩与海水是当地的特色。通过一系列考察,也看到了当地文化与环境的呼应,并提出小小疑问:东沙规划报告是确定要发生的还是处在讨论的阶段?每个规划报告应该是需要长期讨论的。建筑师领域有句名言:“如果要建造一个好建筑,需要20年时间的讨论,然后用1年的时间来建造它”。所以,讨论的环节非常重要。所有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艺术家都在当地生活过、接触过当地风物人情,这样的合作计划才是双赢的项目。将那些远景设计图变为现实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要建设一个有质量的驻地项目,需要艺术家深入观察总结。花费时间越长,项目存续时间也会越长。希望这里的艺术设计是一个不断延续、有吸引力的过程,希望更广大的艺术家聚集此地,为国际公共艺术与玉环建设作出成绩。


汪大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从两个感受谈起,一是从外国艺术家的感受和表情知道,这个合作的项目是有意思的;二是昨晚与国内外艺术家挥毫交流、沟通,激发了无限创造力。今天的论坛名称是“美丽渔村国际公共艺术论坛”,把几个字拆开:渔村、国际、美丽、公共艺术,这些字如何组合交融呢?
       先说“渔村”和“国际”,艺术家们融合交流,正是渔村走向国际,国际介入渔村的很好案例。想让国际人士关注此地,就需要保留、挖掘本土文化,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现,这是吸引国际人士到来的根本。我们的设计目的不是把渔村变成欧洲村落,而如何保留渔村的本色和风貌,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再说“美丽”和“公共艺术”,这些天谈了很多好的案例,重要的是如何落地和操作,让我们艺术家一到这里就有创作的热情。如何让艺术家的这种创作冲动持久,如何建立一种运作机制,值得思考。我们希望达成三方合作的模式,例如通过民间成立一个国际艺术家驻地基金会,希望政府能给出相关政策来推动整个过程,使项目发酵生长。希望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激活当地文化的发展,引发世界的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气。后续能否做好,还要看当地是否能留住和利用这种人气,持续有效地发展。


Jack Becker   (美国《公共艺术评论》杂志发行人、主编)

       玉环东沙已有良好的公共艺术意识与基础。国际艺术家们认为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态状况以及历史建筑等都很有特色,但需要善加保护和利用。有时人的活动往往会干扰当地的生活和现状。所以在面对这些其实非常脆弱的历史文化遗产时,需要人们格外的关注和维护。在生态环境艺术与大地艺术的概念中,强调在不破坏当地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创建美好的生态艺术作品,保护和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资源,以增添生活的艺术美感。
       整个公共艺术计划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基金会与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一个管理系统的支持。此外,还需要给当地政府领导、大众普及生态知识。当地政府背后有很多潜在资源,比如教育、媒体、企业方面的资源。
        公共艺术和艺术家驻地计划是长远发展的计划,整个公共艺术计划涉及广泛,在实行过程中,需要涉及历史、经济、生态等各个方面问题。在实行整个地区规划的同时,还需引入“公共艺术品规划”的系统,更离不开当地政府与合作单位的支持。公共艺术吸引人的特点在于能够影响人们对某一地区的关注度。可以先请艺术家来实地考察,然后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长远的合作计划,才会行之有效。在定计划之前,要成立一个公共评论团,一同参与规划的整个流程。诸如成本控制、时间等各种客观因素,都需要一一考虑。当然,不管现在这里有怎样的公共艺术即将发生,我们都会尽力传播整个艺术计划,直到大洋彼端。

 
 
 

组织委员会

主席:
汪大伟(中国) 杰克·贝克尔(美国)

副主席:
路易斯·比格斯(英国)
约翰·麦科马克(新西兰)
卢辅圣(中国)

秘书长:
金江波

副秘书长:
潘 力 凌 敏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珏、王洪义、刘景明、
阮 俊、 李 薇、岑沫石、
宋国栓、张羽洁、周 娴、
陈 阳、陈文佳、季纯潇、
郑 虓、 姚 舰、钟国祥、
胡建君、 常 皓、章莉莉、
婧淑婷、董顺祺、
傅梦婷、蔡建军

   
   
 
       
 
Copyright © 2012-2013 | 上海公共艺术创意中心 版权所有
 
电话:86-21-66133330(董顺祺)
传真:86-21-66133764
地址:中国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E-mail:
pan715@yahoo.cn(潘力)
lingmin2006@gmail.com(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