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论坛发言 |
|
|
|
■ 4月12日 |
|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 |
(下午16:00) |
|
|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讨论会纪实 |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主持主题论坛
长谷川祐子教授作点评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教授作点评
新西兰Starkwhite艺术机构总监John McCormack作点评 |
|
2013年4月12日下午16:00,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的主持下,会议进入“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四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进行发言后,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教授、新西兰戈维布鲁斯特美术馆馆长Rhana Devenport对以上发言进行了点评。
孙振华教授认为,四位学者的发言恰好构成了当今中国公共艺术的四大推动力量。“黄英彦先生认为公共艺术要为一个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一个好的艺术品质,然后让公众更多能够接受到艺术。孙珊女士指出公共艺术就是一个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的艺术。王受之教授的发言跟他们有所不同,他比较强调从政府和公众关系这个角度来定义公共艺术。所以他谈到公共艺术肯定是一种具有公民意识,能够体现公众意志和公众可以参与的艺术。杨奇瑞更多的是一个实践者,有一条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公共艺术的特点肯定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不同的社会角色在谈公共艺术的时候有他们自己相对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这个挺好。”
在谈及公共艺术的本体问题时,孙教授认为,“实际上,公共艺术的本体问题有三种可能。一是一个公共艺术的发起者或者一个组织者或者一个创作者他给公众创造了一个公共艺术作品,还有一种方式和公众一起完成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最后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让公众自己完成了一个公共艺术的作品,或者说实践的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到参与的问题,其实参与也有不同的参与方式。包括欣赏,能够得到或者欣赏到公共艺术这是一种参与,能够创造公共艺术,这也是一种参与。最后还有一种,你是否能够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决策,赋予公众民主权利。”
最后,孙教授认为,很多时候人们不是先想好了什么是公共艺术以后才去做的,而是做的过程中将是一个长期的定义公共艺术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后再来回顾肯定是充满趣味。
新西兰戈维布鲁斯特美术馆馆长Rhana Devenport对上述发言一一做出了点评,他说:“我觉得这一节的发言者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黄英彦谈到了公共的特性,我觉得公共性这个词是非常有意思,就是说,到底公共艺术它的本性是什么,在黄英彦的发言当中,这个所谓的性质就是一个特点。孙珊教授谈到了上海的一个雄心,也讲到了上海是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城市。而且我很高兴听你谈到了两点,一个是历史,就像我们最开始,就涉及到的,就是历史、人文和空间的关系,我想再补充一个就是生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代表着未来的一个趋势。”
“王受之谈到了城市主义,他直截了当的深入到这个议题。他又谈到了公民的意识,我觉得这个所谓的平民和公民,在世界不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含义。此外他也讲到了公共舆论,以及公共艺术在公共舆论方面所负起的责任。在杨奇瑞教授的发言当中,谈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触及到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也谈到了自己的作品,我觉得这就像是一个未来的历史学家一样。”
在两个主题论坛结束后,路易斯•比格斯先生对主题论坛做出了总结:“我们在讨论当中,一直在集中的探讨公共艺术对空间的重塑,我们今年这个奖的主题也正是如此,地方重塑。
我们今天上午看到了很多的范例,显示出我们的艺术是如何对地方重塑做出贡献。而且我也想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艺术的地方重塑。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公共艺术的两个维度,它都会影响到品质。形式也就是说一个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我们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内容则是公共艺术作品所讲述的故事,他的理念。”
“然而,公共艺术的流程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时刻都处于转型期,没有一个转轨的终结期,我们看到艺术被赋予新的含义,因为我们看到艺术形式也会不断的改变。这就是我讲的内容与形式。因此,我认为重要的是,首先,需要将国际主义和地方主义很好的结合到一起。此外,我们要塑造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以及剩余的这些地方,怎么通过艺术作品进行更好的联动。我认为我们要塑造的地方会受到使用这个地方人的行为的影响。这就是说,我们不但是主人,我们还是访客,我们进入一个空间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当地人他们是否真把这个空间当做自己的空间,那么也就是说,他们是不是会尊重他们所在的这个地域。这也是我们看到艺术如何来塑造地方,来塑造空间。”
“最后我还是想讲一下协作,一个成功的地方就能很好的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人的本质实际上在于他的协作性。而我们之所以会塑造一个空间,往往决定性的行为在于协作,所以可以看到协作在塑造地方方面是非常的重要。我就讲以上这些观点,再次感谢各位的参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委员会
主席:
汪大伟(中国) 杰克·贝克尔(美国)
副主席:
路易斯·比格斯(英国)
约翰·麦科马克(新西兰)
卢辅圣(中国)
秘书长:
金江波
副秘书长:
潘 力 凌 敏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珏、王洪义、刘景明、
阮 俊、 李 薇、岑沫石、
宋国栓、张羽洁、周 娴、
陈 阳、陈文佳、季纯潇、
郑 虓、 姚 舰、钟国祥、
胡建君、 常 皓、章莉莉、
婧淑婷、董顺祺、
傅梦婷、蔡建军 |
|
|
|
|
|